松鳞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_5步教你知道_清晰图解
松鳞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松鳞病是鱼类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学名竖鳞病,因病鱼鳞片竖起而得名,别称鳞立病、松球病、鱼炸鳞等,好发于冬末初春,病情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5%,尤以鲤科鱼类最容易受害,下文请跟随钓鱼饵料网从诱发病因、典型症状、流行规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探讨,带着大家深入了解“松鳞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诱发病因”专题
二、典型症状

1、早期:病鱼食欲不振,无力游泳,体表粗糙,鱼体发黑、膨胀、浮肿,前部的鳞片张开像松塔,伴有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
2、晚期:病鱼全部鳞片竖立,体表出血,鳞囊有渗出液,眼球外凸,鳞片脱落,无力的沉在水底、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典型症状”专题
三、流行规律
松鳞病是鲤科鱼类及各种热带观赏鱼常见的疾病,流行和鱼体受伤、池水污浊、鱼体抗病力降低有直接关系,好发于冬末初春气温偏低的时节,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常有发生,若不及时对症处理死亡率高达85%。
>>“流行规律”专题
四、治疗方法
1、方法一:红霉素2~2.5毫克/千克浓度浸洗鱼体,水温34℃以内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至病情好转。
2、方法二: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注射,每千克鱼重注射12~15万国际单位,只需注射1次,病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3、方法三:利凡诺毫克/千克浓度浸洗,水温5~20℃浸洗15~30分钟或21~32℃浸洗10~15分钟,早期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治疗方法”专题
五、预防措施
2、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然后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可有效预防松鳞病。
3、松鳞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流行期可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积极预防。
4、每10千克鱼体每天添加0.3~0.6克维生素,患病时加大到0.6~0.9克进行辅助治疗。
>>“预防措施”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