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的拼音怎么读?4步告诉你答案_清晰图解
鲮鱼的拼音怎么读?
鲮鱼是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别称鲮公、雪鲮、花鲮等,常见的有土鲮、麦鲮(学名麦瑞加拉野鲮)、泰鲮(学名露斯塔野鲮)等,主产于珠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闽江流域等地,下文请跟随钓鱼饵料网从读音论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代表品种等方面的探讨,带着大家深入了解“鲮鱼的拼音怎么读”。
一、读音论述

鲮鱼的读音是[líng yú]。鲮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鲮公、雪鲮、花鲮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土鲮、麦鲮、泰鲮等,其中土鲮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鲮鱼,麦鲮(学名麦瑞加拉野鲮)是从印度引进的,而泰鲮(学名露斯塔野鲮)则从泰国引进的。
>>“读音论述”专题
二、分布范围

鲮鱼主产于珠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闽江流域等地,海南、台湾等地的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也有分布,常见的有土鲮、麦鲮、泰鲮等,其中土鲮是我国原生鲮鱼,麦鲮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等地,泰鲮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
>>“分布范围”专题
三、生活习性
1、环境:鲮鱼是中下层鱼类,最适生存温度25~30℃,生存临界水温7~32℃,水温高于31℃或低于15℃时摄食积极性逐渐减弱,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水温低于7℃时不能生存。
2、食性:鲮鱼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1.4厘米以上时摄食浮游植物,体长4厘米以上时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3、繁殖:鲮鱼是卵生型鱼类,一般3龄可达到性成熟,繁殖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时雌鱼先将卵产在水中,随后雄鱼排出精子给卵受精,受精卵半浮性,顺水漂流并孵化出稚鱼。
>>“生活习性”专题
四、代表品种
2、麦鲮:麦鲮为底栖鱼类,喜活水,善跳跃,常靠近岸边觅食,个体大,适应性强,无论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生长,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抗寒能力高于土鲮。
3、泰鲮:泰鲮是从泰国引进的鲮鱼,别称露斯塔野鲮、泰国鲮等,鳞片有红色半月牙斑纹,眼与鳍为红色,以有机碎屑、藻类、水生植物等为食,也吃麦麸、米糠和配合饲料。
>>“代表品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