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为什么钓不到鲫鱼?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夏天为什么钓不到鲫鱼?
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鲫瓜子、月鲫仔、鲫壳鱼等,杂食性,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下文请跟随钓鱼饵料网从用饵不当、水温不适、气压太低、窝子无鱼、杂鱼闹窝等方面的探讨,带着大家深入了解“夏天为什么钓不到鲫鱼”。
一、用饵不当

夏天钓不到鲫鱼可能是用饵不当引起的,饵料泛指所有能诱鱼上钩的可用物质,常用的有蚯蚓、红虫、玉米、麦粒等自然饵料和蓝鲫、九一八、大板鲫、螺鲤等商品饵料,合理用饵是钓鱼人最基本的技能,否则将影响作钓效果,严重时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口。
>>“用饵不当”专题
二、水温不适

夏天钓不到鲫鱼可能是水温不适引起的,鲫鱼的最适生存水温约15~25℃,摄食临界温度约0~32℃,虽然在水温0~32℃范围内鲫鱼都能保持一定的摄食积极性,但水温高于25℃时鲫鱼的摄食积极性会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此时建议在阴凉处的深水区作钓。
>>“水温不适”专题
三、气压太低
夏天钓不到鲫鱼可能是气压太低引起的,钓鲫鱼的最佳气压是990~1005百帕,在这个范围内气压越高鲫鱼的摄食积极性越强,反之则越弱,同时气压骤升或气压呈升高趋势时鲫鱼的摄食积极性高,气压骤降或呈下降趋势时鲫鱼摄食积极性低甚至不开口吃饵。
>>“气压太低”专题
四、窝子无鱼
夏天钓不到鲫鱼可能是窝子无鱼引起的,打窝是钓鱼最基础的技能,简单来说是指往钓点投放窝料吸引鱼形成鱼窝,最主要目的是吸引并集中鱼群以方便作钓,但并不是随便撒几把窝料就能诱来鱼的,打窝子要根据水情、鱼情、季节、天气等因素随机应变。
>>“窝子无鱼”专题
五、杂鱼闹窝
>>“杂鱼闹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