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之<一>

鲫鱼的饲养密度宜小不宜大,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容易缺氧且容易诱发病虫害,例如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方形鱼缸中建议养6~8尾体长约5~7厘米的鲫鱼,若在水池、水缸等大型容器中养鲫鱼则要根据水体大小和水质调控能力确定鲫鱼的数量。
原文出自《养鲫鱼多久换一次水?》
饲养密度之<二>

鲫鱼的饲养密度宜小不宜大,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容易缺氧且容易诱发病虫害,例如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方形鱼缸中建议养6~8尾体长约5~7厘米的鲫鱼,若在水池、水缸等大型容器中养鲫鱼则要根据水体大小和水质调控能力确定鲫鱼的数量。
原文出自《养鲫鱼多久喂一次?》
饲养密度之<三>
红鲫鱼的饲养密度宜小不宜大,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不但容易缺氧,而且还容易诱发和传染病虫害,例如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方形鱼缸建议养6~8尾体长约5~7厘米的红鲫鱼,直径26厘米、高13厘米的圆形鱼缸建议养4~6尾体长约5~7厘米的红鲫鱼。
原文出自《养红鲫鱼多久喂一次?》
饲养密度之<四>
凤尾鱼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原因是密度过大不利于控制水质且容易诱发疾病,一般情况下40×25×30厘米鱼缸可放养50~60尾,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凤尾鱼的长大要及时调整密度,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凤尾鱼换一个更大的鱼缸,另一种是将部分凤尾鱼分流到其他鱼缸中。
原文出自《凤尾鱼怎么养不会死?》
饲养密度之<五>
孔雀鱼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原因是密度过大不利于控制水质且容易诱发疾病,一般情况下40×25×30厘米鱼缸可放养50~60尾,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孔雀鱼的长大要及时调整密度,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孔雀鱼换一个更大的鱼缸,另一种是将部分孔雀鱼分流到其他鱼缸中。
原文出自《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饲养密度之<六>
观赏鱼饲养密度因鱼种不同而不同,但不管养什么鱼饲养密度都不宜过大,原因是密度过大不利于控制水质,同时还容易诱发病虫害,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的长大要及时调整密度,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鱼换一个更大的鱼缸,另一种是将部分鱼分流到其他鱼缸中。
原文出自《观赏鱼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饲养密度之<七>
鹦鹉鱼饲养密度过大容易打斗且容易诱发疾病,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条数=容积÷体长(按厘米计算)”,例如80厘米*60厘米*60厘米的水族箱,水位深40厘米时容积是192升,可养体长5厘米的鹦鹉鱼192÷5≈38条,养10厘米的鹦鹉鱼则只能养19条,随着鹦鹉鱼长大还要及时分流到其他水族箱中。
原文出自《鹦鹉鱼怎么养长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