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食习性(四十六)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一>

泥鳅吃鱼的粪便。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也摄食水底的腐殖质和泥渣,人工饲养时可投喂蛆虫、鱼粉、麸糠、菜饼、配合颗粒饲料等,和其他鱼类混养时常以饵料残渣甚至粪便为食。
原文出自《泥鳅吃鱼的粪便吗?》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二>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捕食凶猛且贪食,喜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钻洞穴居,白天常潜伏在水底洞穴中不活动,夜间觅食,尤以夏季夜间摄食最旺盛,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小鱼等为食,摄食方式为啜吸,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口边时就张口啜吸。
原文出自《黄鳝喜欢吃什么诱饵?》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三>
鲴鱼是中小型淡水鱼类,喜栖息在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依靠发达的下颌角质刮取水底的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等,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麸皮、米糠、禽畜粪便、膨化颗料饲料等。
原文出自《鲴鱼喜欢什么味型的饵料?》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四>
黄尾鱼是中小型淡水鱼类,学名黄尾鲴,别称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等,从黑龙江到元江均有分布,喜栖息在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的中下层,依靠发达的下颌角质刮取水底的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等,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
原文出自《黄尾鱼爱吃什么饵料?》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五>
黄尾鱼是中小型淡水鱼类,喜栖息在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依靠发达的下颌角质刮取水底的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等,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麸皮、米糠、禽畜粪便、膨化颗料饲料等。
原文出自《钓黄尾鱼绝杀饵料配方推荐》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六>
红尾鱼一般是指四川鲴,别称红尾鲴、红尾鲹、红尾子等,主产于长江上游地区,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均有分布,尤以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最常见,生存水温0~38℃,最适水温22~28℃,摄食水温5~32℃,杂食性,靠刮食周丛生物、丝状硅藻及蓝绿藻、动植物碎屑、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原文出自《钓红尾鱼哪种饵料最好?》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七>
长吻鮠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动物尸体、植物碎屑等为食,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等陆生昆虫,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摄食积极性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时停止摄食。
原文出自《长吻鮠是淡水鱼吗?》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八>
鮰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偶尔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等陆生昆虫,生存水温0~38℃,最适水温24~2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时停止摄食。
原文出自《鮰鱼吃什么食物?》
摄食习性之<四百五十九>
江团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偶尔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等陆生昆虫,生存水温0~38℃,最适水温24~2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摄食积极性逐渐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时停止摄食。
原文出自《江团鱼真的脏吗?》
摄食习性之<四百六十>
江团鱼是不是吃垃圾。江团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偶尔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等陆生昆虫,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摄食积极性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时停止摄食。
原文出自《江团鱼是不是吃垃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