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网 > 形态特征专题

形态特征(七十四)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一>

剑水蚤是什么动物-形态特征

剑水蚤体细小,头胸部卵圆形,游泳肢5对,前4对二分枝而多刚毛,腹部细长、圆柱形,4节分界明显,尾叉背面有纵行隆线,第1触角分14~17节,末3节侧缘有1列小刺,第1~4胸足的内、外枝均分3节,第5胸足分2节,基节和5胸节明显分离,末节较长大,表面有小刺,内缘中部或近末部具1强刺。

原文出自《剑水蚤是什么动物?》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二>

田螺是什么动物-形态特征

田螺体大,壳呈圆锥形,有6~7个螺层,缝合线极明显,螺旋部高起,壳顶尖锐,体螺层膨大;壳面光滑、无肋,黄褐色或绿褐色,具细密的生长线;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层上;厣角质,为黄褐色卵圆形薄片。

原文出自《田螺是什么动物?》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三>

小丑鱼是什么鱼-形态特征

小丑鱼体侧扁,口小,背棘总数10~12,背鳍软条总数4~16,臀棘总数2,臀鳍软条总数14~15,成鱼体色呈橘色,眼后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稚鱼体色呈红色,有1到2条附加的白色横带在身体中央和尾部基底,最大个体可达11~12厘米。

原文出自《小丑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四>

鱼钩鱼是什么鱼-形态特征

鱼钩鱼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吻颇尖且突出,口下位、呈弧形,眼小,体表光滑无鳞,背鳍短,脂鳍短,胸鳍侧下位,腹鳍小,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后,尾鳍深分叉,背部色暗灰,腹部色浅,头部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

原文出自《鱼钩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五>

蚯蚓是什么动物-形态特征

蚯蚓体呈圆柱形,身体分节但不分区,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出现环带,刚毛8个,精巢1~2对,一般在10~11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后精巢后2个或更多体节上,卵巢1对,位于第13节。

原文出自《蚯蚓是什么动物?》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六>

红虫是什么的幼虫-形态特征

红虫体呈圆筒形、蠕虫状,体长2~60毫米,多数10~16毫米,身体由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头部有上唇、内唇、颁、前颁、眼点、触角、上颚、下颚等器官,胸部有3个体节,第一体节具有一对前原足,腹部有9个体节,体色呈白色至浅红色、鲜红色、深红色。

原文出自《红虫是什么的幼虫?》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七>

红虫和红线虫有什么区别-形态特征

1、红虫:红虫体呈蠕虫状,身体细长,由头壳和12个体节组成,前3个体节为胸节,后9个体节为腹节,各体节粗细相近、外形相似,体色淡,部分种类因体液含有血红素而呈血红色。

2、红线虫:红线虫体呈丝状,有体节和刚毛,背刚毛由双叉的钩状刚毛和发状刚毛组成,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体色呈鲜红色或肉红色,常见个体4~5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0厘米以上。

原文出自《红虫和红线虫有什么区别?》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八>

红虫和蚯蚓的区别-形态特征

红虫和蚯蚓的外观形态不同,其中红虫呈蠕虫状,由头壳和12个体节组成,各体节粗细相近、外形相似,体色从白色至鲜红色、血红色;而蚯蚓则呈圆柱形,由100多个体节组成,第11节后每节有背孔,没有骨骼,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前两节外其余各节均有刚毛。

原文出自《红虫和蚯蚓的区别》

形态特征之<七百三十九>

鲫鱼是什么鱼-形态特征

鲫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位于体最高点,腹缘窄、无皮棱;头侧扁,吻钝,眼侧中位,口前位,唇发达,无须;侧线侧中位,背鳍始于体正中央稍前方,臀鳍短,胸鳍侧位、低,腹鳍始于背储始点略前方,尾鳍深叉状;背侧黑色、微绿,两侧及下方常有金黄光泽,鳍淡黄色,背鳍和尾鳍色较暗。

原文出自《鲫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七百四十>

工程鲫是什么鱼-形态特征

工程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腹缘窄、无棱;头小、侧扁,吻钝、有一对极细短的吻突,眼侧中位,口前位,唇发达,有一对小须突;侧线侧中位,侧线鳞30~32片,背鳍始于体正中央稍前方,臀鳍短,胸鳍侧位、低,腹鳍始于背储始点略前方,尾鳍深叉状;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各鳍淡黄色。

原文出自《工程鲫是什么鱼?》

©erliaowang.cn 饵料网专注钓鱼饵料配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