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物种(十五)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一>

1、中国对虾:中国对虾是常见的一种虾,别称中国明对虾、东方对虾、大虾等,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浅海中,尤以渤海湾、广东湛江等地产量最高。
2、口虾蛄:口虾蛄是常见的一种虾,别称皮皮虾、螳螂虾、濑尿虾等,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少数生活在温带海域,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地均有分布。
3、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常见的一种虾,别称小龙虾、红螯虾、红色沼泽螯虾等,原产于北美洲,1929年引入我国,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沟渠、溪流、湖库、沼泽等水体中。
4、基围虾:围虾是常见的一种虾,学名刀额新对虾,别称沙虾、泥虾、麻虾等,因喜随海潮游到基围下水流平缓区域产卵而得名,我国山东半岛以南沿海海域普遍都有分布。
5、斑节对虾:斑节对虾是常见的一种虾,别称九节虾、花虾、鬼竹节虾等,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原文出自《虾类依靠什么呼吸?》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二>

1、公子小丑鱼:公子小丑鱼是常见的一种小丑鱼,学名眼斑双锯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从安达曼海到菲律宾,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西北部均有分布。
2、红小丑鱼:红小丑鱼是常见的一种小丑鱼,学名白条双锯鱼,别称番茄小丑、红番茄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北至日本南部、南抵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
3、黑双带小丑鱼:黑双带小丑鱼是常见的一种小丑鱼,别称大堡礁双带小丑、金新娘、金武士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现作为观赏鱼类已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
4、黑豹小丑鱼:黑豹小丑鱼是常见的一种小丑鱼,别称宽频小丑,仅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一带珊瑚礁海域,主要以浮游生物、桡足类、海藻、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原文出自《小丑鱼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三>
1、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也是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比较小,体长约60~160毫米,体宽约3~5毫米,体节约80~110个,环带一般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威廉腔环蚓等,个体比较大,体长约90~250毫米,体宽约5~10毫米,背面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呈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比较大,体长约110~380毫米,体宽约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呈白色。
4、通俗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俗称黑蚯蚓,也是南方最常见的蚯蚓,个体中等,体长约130~150毫米,体宽约5~7毫米,体节约102~110个,背面草绿色,背中线深青色。
原文出自《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四>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分布在长江以南各水系中,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生性贪食,食物匮乏时同类间常弱肉强食。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我国于1981年从埃及引进,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捕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屠宰场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最大个体可达5~6斤,常见个体普遍在1~2斤。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六须鲶、叉口鲶、鲶巴朗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常见个体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肉食性,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人工养殖也吃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鲶鱼是白天活动还是晚上活动?》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五>
1、二须鲶鱼:二须鲶鱼是鲶科鲶属淡水鱼类,学名土鲶,别称本地鲶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常见个体1~2斤,最大个体可达5~6斤。
2、四须鲶鱼:四须鲶鱼是鲶科鲶属淡水鱼类,学名大口鲶,别称叉口鲶、鲶巴朗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常见个体2~5千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以上。
3、六须鲶鱼:六须鲶鱼是鲶科鲶属淡水鱼类,俗称欧洲巨鲶、欧洲六须鲶等,广泛分布于东欧、中亚等地,在我国仅见于新疆伊犁河,很有可能是前苏联在巴尔喀什湖引种导致的。
4、八须鲶鱼:八须鲶鱼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淡水鱼类,学名塘鲺,俗称胡子鲶、塘角鱼等,有胡子鲶和革胡子鲶两种,其中胡子鲶是本土淡水鱼类,而革胡子鲶则是从埃及引进的。
原文出自《几根胡子的鲶鱼不能吃?》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六>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禽畜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叉口鲶、鲶巴朗、大河鲶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鲶鱼是海鱼还是河鱼?》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七>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分布在长江以南各水系中,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生性贪食,食物匮乏时同类间常弱肉强食。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我国于1981年从埃及引进,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捕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屠宰场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最大个体可达5~6斤,常见个体普遍在1~2斤。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六须鲶、叉口鲶、鲶巴朗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常见个体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肉食性,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人工养殖也吃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儿童为什么不能吃鲶鱼?》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八>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禽畜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叉口鲶、鲶巴朗、大河鲶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鲶鱼刺多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四十九>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禽畜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叉口鲶、鲶巴朗、大河鲶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鲶鱼是食肉动物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五十>
1、胡子鲶: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塘鲺、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
2、革胡子鲶:革胡子鲶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别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等,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鱼、虾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禽畜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3、土鲶: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等,喜生活在近岸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
4、大口鲶:大口鲶是鲶科鲶属鱼类,别称叉口鲶、鲶巴朗、大河鲶等,我国长江以南均有分布,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畜禽内脏、下脚料等。
原文出自《鲶鱼是洄游鱼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