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物种(十九)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一>

1、黄颡鱼: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指名物种,俗称黄辣丁、黄角丁、嘎鱼等,全国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体粗壮、背鳍前距大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伸达胸鳍基部。
2、岔尾黄颡鱼:岔尾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个体不大,产量不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征是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
3、长须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附属湖泊中,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常见,特征是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4、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栖息在缓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黄颡鱼大,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特征是体型大、头顶被薄皮、须长、上颌须末端超越胸鳍起点。
5、光泽黄颡鱼:光泽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及附属湖泊中,个体通常不大,常见个体80~140毫米,特征是头顶大部裸露、须短、上颌须末端不伸达胸鳍起点。
原文出自《黄颡鱼可以和金鱼一起养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二>

1、黄颡鱼: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指名物种,俗称黄辣丁、黄角丁、嘎鱼等,全国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体粗壮、背鳍前距大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伸达胸鳍基部。
2、岔尾黄颡鱼:岔尾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个体不大,产量不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征是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
3、长须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附属湖泊中,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常见,特征是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4、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栖息在缓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黄颡鱼大,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特征是体型大、头顶被薄皮、须长、上颌须末端超越胸鳍起点。
5、光泽黄颡鱼:光泽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及附属湖泊中,个体通常不大,常见个体80~140毫米,特征是头顶大部裸露、须短、上颌须末端不伸达胸鳍起点。
原文出自《黄颡鱼的刺有毒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三>
1、黄颡鱼: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指名物种,俗称黄辣丁、黄角丁、嘎鱼等,全国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体粗壮、背鳍前距大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伸达胸鳍基部。
2、岔尾黄颡鱼:岔尾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个体不大,产量不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征是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
3、长须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附属湖泊中,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常见,特征是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4、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栖息在缓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黄颡鱼大,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特征是体型大、头顶被薄皮、须长、上颌须末端超越胸鳍起点。
5、光泽黄颡鱼:光泽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及附属湖泊中,个体通常不大,常见个体80~140毫米,特征是头顶大部裸露、须短、上颌须末端不伸达胸鳍起点。
原文出自《黄颡鱼刺伤会有生命危险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四>
1、彩虹雷龙:彩虹雷龙是常见的一种雷龙鱼,学名宽额鳢,别称南鳢、白边鳢、马鬃鱼等,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国外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等地。
2、非洲雷龙:非洲雷龙是常见的一种雷龙鱼,学名暗副鳢,别称非洲黑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鳢科、副鳢属淡水鱼类,原产于非洲尼罗河、塞内加尔河、查德湖、刚果河等流域。
3、巴卡雷龙:巴卡雷龙是常见的一种雷龙鱼,学名巴卡鳢,别称蛇头鱼,外形与黄金眼镜蛇雷龙非常相似,原产于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孟加拉国、尼泊尔也有发现。
4、七彩雷龙:七彩雷龙是常见的一种雷龙鱼,学名布氏鳢,别称蓝帆七彩雷龙,原产于印度,1991年被德国的热带鱼采集家发现并引入水族市场,现已观赏鱼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
原文出自《蛇头鱼和雷龙鱼有什么区别?》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五>
1、乌鳢:乌鳢别称黑鱼、乌鱼、蛇头鱼等,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底栖性,喜栖息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缓流水中,肉食性,主要以鱼类、虾类、水生昆虫、蛙类等为食。
2、月鳢:月鳢别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等,喜栖居于丘陵地区的溪流中,也喜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中,性凶猛,动作迅速,肉食性,主要以鱼类、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
3、宽额鳢:宽额鳢别称彩虹雷龙、白边鳢、南鳢等,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国外分布在南亚、东南亚等地,喜栖息在水流缓慢的池塘、江河等水体中。
4、巴卡鳢:巴卡鳢别称巴卡雷龙、蛇头鱼等,原产于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地也有发现,多作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或水族馆中,也可作食用鱼类。
5、布氏鳢:布氏鳢别称布氏鳢、蓝帆七彩雷龙等,原产于印度,1991年被德国的热带鱼采集家发现并引入水族市场,已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不容易饲养。
原文出自《七星鱼和雷龙鱼的区别》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六>
1、麦穗鱼: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的指名物种,别称柳叶鱼、草生子、肉柱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
2、北方麦穗鱼:北方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大麦穗鱼,广泛分布于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个体20~30克,最大个体可达50克。
3、长麦穗鱼:长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墨笔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云南、广西等地的溪流中,数量极少,属于易危物种,已列入保护动物名录。
4、稀有麦穗鱼:稀有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麦穗鱼、草生子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文出自《麦穗鱼长大了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七>
1、麦穗鱼: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的指名物种,别称柳叶鱼、草生子、肉柱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
2、北方麦穗鱼:北方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大麦穗鱼,广泛分布于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个体20~30克,最大个体可达50克。
3、长麦穗鱼:长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墨笔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云南、广西等地的溪流中,数量极少,属于易危物种,已列入保护动物名录。
4、稀有麦穗鱼:稀有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麦穗鱼、草生子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文出自《麦穗鱼是什么样子的?》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八>
1、麦穗鱼: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的指名物种,别称柳叶鱼、草生子、肉柱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
2、北方麦穗鱼:北方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大麦穗鱼,广泛分布于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个体20~30克,最大个体可达50克。
3、长麦穗鱼:长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墨笔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云南、广西等地的溪流中,数量极少,属于易危物种,已列入保护动物名录。
4、稀有麦穗鱼:稀有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麦穗鱼、草生子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文出自《麦穗鱼不打氧能活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八十九>
1、麦穗鱼: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的指名物种,别称柳叶鱼、草生子、肉柱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
2、北方麦穗鱼:北方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大麦穗鱼,广泛分布于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个体20~30克,最大个体可达50克。
3、长麦穗鱼:长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墨笔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云南、广西等地的溪流中,数量极少,属于易危物种,已列入保护动物名录。
4、稀有麦穗鱼:稀有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麦穗鱼、草生子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文出自《麦穗鱼吃黑壳虾吗?》
代表物种之<一百九十>
1、麦穗鱼: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的指名物种,别称柳叶鱼、草生子、肉柱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
2、北方麦穗鱼:北方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大麦穗鱼,广泛分布于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个体20~30克,最大个体可达50克。
3、长麦穗鱼:长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墨笔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云南、广西等地的溪流中,数量极少,属于易危物种,已列入保护动物名录。
4、稀有麦穗鱼:稀有麦穗鱼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麦穗鱼、草生子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数量极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文出自《麦穗鱼可以和鳑鲏鱼混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