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腥线在哪里?4步告诉你答案_清晰图解
鲤鱼的腥线在哪里?
鲤鱼是常见的食用型鱼类,俗称鲤拐子、鲤子、毛子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处理鲤鱼时最好将腥线抽掉,这样可使鲤鱼的味道更鲜美,下文请跟随钓鱼饵料网从鱼种论述、腥线位置、去除方法、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探讨,带着大家深入了解“鲤鱼的腥线在哪里”。
一、鱼种论述

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因鳞片上有“十”字纹理而得名,俗称鲤拐子、鲤子、毛子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原产于亚洲,现世界各地普遍都有引种,常见个体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
>>“鱼种论述”专题
二、腥线位置

鲤鱼的腥线在侧线鳞下面。腥线是民间对侧线的俗称,也称鱼筋,颜色多呈白色,在鱼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主要作用是感受水体流动,去掉腥线后可减轻鲤鱼的腥味,并可使鲤鱼的味道更鲜美,原因是外界环境的一些气味,例如水中的土腥味会通过侧线鳞小孔直接附着在腥线上。
>>“腥线位置”专题
三、去除方法
将鲤鱼平放在案板上,在前身靠鱼头处划开一刀,再在尾部靠鱼尾处划开一刀,然后用菜刀在鱼侧面使劲的平拍几下,此时在切开的鱼肉处会出现像针尖一样大的一个白点,轻轻捏住往外拉动,就能抽出像头发丝一样的白线,这根白线就是腥线,另一面也用一样的方法抽除即可。
>>“营养价值”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