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牛粪养蚯蚓方法_7个步骤为你正确解读_清晰图解
最简单的牛粪养蚯蚓方法
蚯蚓是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尚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饲料价值,下文请跟随钓鱼饵料网从生活习性、养殖场地、饲养品种、牛粪腐熟、放养密度、日常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探讨,带着大家深入了解“最简单的牛粪养蚯蚓方法”。
一、生活习性

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喜栖居在阴暗潮湿、疏松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最适生存温度15~25℃,温度低于8℃或高于32℃停止生长,温度低于0℃或高于40℃很快会死亡,腐食性,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
>>“生活习性”专题
二、养殖场地

牛粪养蚯蚓对养殖场地没有什么要求,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饲养蚯蚓,也可利用大田、果园、苗圃、菜地等饲养蚯蚓,但蚯蚓有极强的负趋光性,在开阔地养蚯蚓要搭建遮阴棚并保持土壤湿润。
>>“养殖场地”专题
三、饲养品种
蚯蚓是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常见的有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参状环毛蚓等,养殖品种因市场、用途、条件等不同而不同,例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以养威廉环毛蚓,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及城镇居民则建议养赤子爱胜蚓。
>>“饲养品种”专题
四、牛粪腐熟
牛粪必须发酵、腐熟后才能养蚯蚓,具体做法是用稻草、秸秆先铺一层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厘米粪料进行发酵,重复3~5层,每铺一层喷适量水,直到水渗出为止,气温偏高时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就完成了牛粪的发酵、腐熟工作。
五、放养密度
牛粪腐熟好可放入种蚯蚓,具体做法是腐熟后的牛粪用水调整好湿度,然后开挖沟槽,沟槽中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体的蚯蚓种,上面再覆盖5厘米的腐熟后的牛粪即可,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平方米1~1.5万条,饲养密度过大不利于蚯蚓生长。
六、日常管理
牛粪养蚯蚓在管理上比较简单,主要有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5~25℃,冬季可将养殖床加厚到40~50厘米,饲料上盖稻草,稻草上面再加盖塑料布以保温,湿度要保持在60~70%左右,炎热的夏季、初秋尽量每天浇一次水以降温、保湿。
>>“日常管理”专题
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