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网 > 常见种类专题

常见种类(三)

常见种类之<二十一>

泥鳅是不是鱼类-常见种类

1、青鳅:青鳅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黑色大斑。

2、沙鳅:沙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尾柄较低,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水体中,喜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3、黄鳅:黄鳅外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皮褶棱发达,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支流、湖泊等水体中。

4、花鳅:花鳅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水中溶氧降到0.1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我国广泛分布于云南元江以北各大水系中。

原文出自《泥鳅是不是鱼类?》

常见种类之<二十二>

罗非鱼是不是很脏-常见种类

1、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肥满度高等优点,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2、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另外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能产生全雄性的罗非鱼。

3、红罗非鱼: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杂交后代,生长快,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在广东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

4、莫桑比克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但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而造成了品种退化,这种罗非鱼目前只能用作杂交时的母本。

5、奥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6、福寿鱼:福寿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且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和推广。

原文出自《罗非鱼是不是很脏?》

常见种类之<二十三>

螃蟹吃什么食物-常见种类

1、河蟹: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以鱼、虾、动物尸体等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

2、青蟹: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产卵在较深的海区外,基本都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多夜间活动,白天穴居。

3、花蟹:花蟹因外壳有花纹而得名,有时专指兰花蟹,但因地域差异也有称红花蟹为花蟹的,为暖水性蟹类,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

4、梭子蟹: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而得名,又因甲壳中央有三个突起亦称“三疣梭子蟹”,善于游泳和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

5、关公蟹:关公蟹因头胸甲赤褐色,背面有大疣状突和许多沟纹,形似旧时古戏中的关公脸谱而得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常与其他动物一起过共生生活。

原文出自《螃蟹吃什么食物?》

常见种类之<二十四>

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常见种类

1、淡水石斑鱼:淡水石斑鱼原产于中美洲,1988年引入台湾,为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2、点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是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性凶猛,喜食鱼、虾、蟹等,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3、赤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贝类等,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印度、日本等地。

4、青石斑鱼:青石斑鱼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稚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等,雌雄同体,为中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日本。

5、斜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为广盐性鱼类,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有无数橙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分布在头、身体、鳍条的中部,主要分布于红海,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附近。

原文出自《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常见种类之<二十五>

石斑鱼吃什么食物-常见种类

1、淡水石斑鱼:淡水石斑鱼原产于中美洲,1988年引入台湾,为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2、点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是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性凶猛,喜食鱼、虾、蟹等,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3、赤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贝类等,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印度、日本等地。

4、青石斑鱼:青石斑鱼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稚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等,雌雄同体,为中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日本。

5、斜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为广盐性鱼类,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有无数橙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分布在头、身体、鳍条的中部,主要分布于红海,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附近。

原文出自《石斑鱼吃什么食物?》

常见种类之<二十六>

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常见种类

1、翘嘴鳜:翘嘴鳜在我国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所有大型水体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最常见,现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已开展人工养殖,但苗种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2、大眼鳜:大眼鳜的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流水环境,性凶猛,以鱼、虾为食,最大个体可达5斤左右,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淡水鱼类。

3、斑鳜:斑鳜的头部有暗黑色小圆斑,体侧有大量环形斑,江河、湖泊都能生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喜栖息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毫米,产量不高。

4、波纹鳜:波纹鳜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江河中,分布在长江、珠江等水系,常栖于河底石缝、水草丰盛的缓流中,喜食小鱼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个体小,常见体长100~150毫米。

5、长体鳜:长体鳜较细长,头尖长,下颌突出,犬齿成单行,生活于江河缓流地区,湖泊中较少,分布于湖南、福建、广西各水系,个体小,数量少,一般体长100~200毫米。

原文出自《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常见种类之<二十七>

鲫鱼的产地在哪里-常见种类

1、土鲫:土鲫别称野生鲫鱼,多生长在溪流、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体色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且多呈青灰色,少数呈金黄色,鱼体纺锥形,生长缓慢,从幼苗长到3两(150克)需要三年。

2、高背鲫:高背鲫因背脊高耸得名,生长速度快,同时也是个体最大的鲫鱼,最大个体可达6斤,背部颜色呈银灰色且越往下越浅,直至腹部呈白色,喜欢生活在离岸百米以上的敞水区。

3、白鲫:白鲫是1976年从日本引进的鲫鱼品种,别称河内鲫、大孤鲫、日本鲫等,体型较大,体色银白色,头稍小,背部隆起似驼背,尾柄细长,生长速度比土鲫快,最大个体可达5斤。

4、工程鲫:工程鲫是人工培育的鲫鱼品种,别称湘云鲫,外观与普通鲫鱼相似,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比其它鲫鱼小,有一对较小的须突,生长速度极快,最大个体可达3斤。

5、彭泽鲫:彭泽鲫是人工培育的鲫鱼品种,因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而俗称芦花鲫,头非常短小,背部浅黑色,腹部灰色,鳍青黑色,个体比土鲫大,但生长速度不是很快。

6、方正银鲫:方正银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体型短,体侧扁而高,头短小,背部、背鳍、臀鳍黑灰色,体侧深银灰色,鳞片边缘颜色稍深。

7、淇河鲫:淇河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因脊背宽厚俗称双背鲫,曾因过渡捕捞而濒临灭绝,通过提纯复壮、人工繁育等一系列措施后才逐渐恢复。

原文出自《鲫鱼的产地在哪里?》

常见种类之<二十八>

野生桂鱼多少钱一斤-常见种类

1、翘嘴鳜:翘嘴鳜在我国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所有大型水体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最常见,现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已开展人工养殖,但苗种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2、大眼鳜:大眼鳜的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流水环境,性凶猛,以鱼、虾为食,最大个体可达5斤左右,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淡水鱼类。

3、斑鳜:斑鳜的头部有暗黑色小圆斑,体侧有大量环形斑,江河、湖泊都能生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喜栖息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毫米,产量不高。

4、波纹鳜:波纹鳜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江河中,分布在长江、珠江等水系,常栖于河底石缝、水草丰盛的缓流中,喜食小鱼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个体小,常见体长100~150毫米。

5、长体鳜:长体鳜较细长,头尖长,下颌突出,犬齿成单行,生活于江河缓流地区,湖泊中较少,分布于湖南、福建、广西各水系,个体小,数量少,一般体长100~200毫米。

原文出自《野生桂鱼多少钱一斤?》

常见种类之<二十九>

泥鳅吃什么食物-常见种类

1、青鳅:青鳅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黑色大斑。

2、沙鳅:沙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尾柄较低,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水体中,喜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3、黄鳅:黄鳅外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皮褶棱发达,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支流、湖泊等水体中。

4、花鳅:花鳅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水中溶氧降到0.1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我国广泛分布于云南元江以北各大水系中。

原文出自《泥鳅吃什么食物?》

常见种类之<三十>

关于蚯蚓的资料有哪些-常见种类

1、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较小,体长60~16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约80~110个,环带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等,个体比较大,体长90~250毫米,体宽5~10毫米,背面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呈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较大,体长110~380毫米,体宽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呈白色。

4、通俗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俗称黑蚯蚓,南方最常见,个体中等,体长130~150毫米,体宽5~7毫米,体节102~110个,背色呈草绿色,背中线呈深青色。

原文出自《关于蚯蚓的资料有哪些?》

©erliaowang.cn 饵料网专注钓鱼饵料配方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