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二十一)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一>
叉牙鲷呈长椭圆形,体侧有十条以上的金色纵纹,胸鳍基部具黑斑,头部与身体比例相对较小且在眼睛上方向下平坦,背鳍从颈部延伸到尾部,臀鳍从臀部开始向尾鳍延伸,吻鼻部又圆又厚,眼小,口小、拱形,下巴强健有力,上颚略长于下颌、平坦,具宽又锋利的单齿排,最大体长可达51厘米。
原文出自《叉牙鲷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二>
红鲷鱼体呈椭圆形,侧扁而高,背缘轮廓凸,头大,口小或中大、端位,颌齿发达,圆锥状或门齿状,体被栉鳞,侧线完全,侧线上下方鳞片皆后斜,背鳍鳍条基底大于鳍高,鳍后缘略带圆,体表呈红色,腹部呈浅红色。
原文出自《红鲷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三>
大马哈鱼体侧扁、纺锤形,口端位,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分叉较浅,有脂鳍,溯河回游时体背侧黄绿色、腹部呈银白色,随着时间推移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
原文出自《大马哈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四>
抚远大马哈鱼略呈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脂鳍小,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再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
原文出自《抚远大马哈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五>
带鱼体呈带状、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口大、平直,牙强大、侧扁而尖,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背鳍延达尾端,臀鳍由分离小棘组成,胸鳍短尖,无腹鳍,尾鞭状,体银白色,背鳍上部、胸鳍浅灰色并具细小黑点。
原文出自《带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六>
皇带鱼身体细长、带状,嘴巴突出,无鳞,背鳍始于眼睛上方,贯穿整个鱼体,前方背鳍呈丝状如同头冠,胸鳍很小,腹鳍变为一对长鳍条,尾鳍很小或没有,体色银色到银蓝色并具斑点或波浪状斑纹,鱼鳍呈粉红色或红色,死亡后斑纹很快会褪去。
原文出自《皇带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七>
灯笼鱼体延长、侧扁,前部膨大,后部渐窄,头大,眼大、前侧位,口大、下位,无须,上颌口缘由前颌骨构成,两颌牙细小,有假鳃,体被圆鳞或栉鳞、易脱落,侧线完全,背鳍大,有脂鳍,胸鳍长,臀鳍基较背鳍基长,尾鳍叉形,头部和侧线下方的体侧及腹部有发光器。
原文出自《灯笼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八>
弹涂鱼体长形、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凸,头稍大,吻短,眼位于头侧上缘,口前位,无须,眼后头体均有小圆鳞,无侧线,背侧褐色、微绿,向下色渐淡,鳍灰黄色,背鳍上缘白色,后背鳍有2条蓝黑色纵带纹,腹鳍基部与尾鳍中部色较暗,臀鳍有时有灰黑色纵纹。
原文出自《弹涂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零九>
灯鱼体形娇小,性情温顺,色彩绚丽,更因身上的红光、蓝光、绿光等可反射出闪烁的光芒而被誉为“会游泳的宝石”,从外形上看灯鱼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其一是灯鱼的第二背鳍为脂鳍(无鳍条的小鳍),其二是口中有牙齿,但每一种灯鱼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
原文出自《灯鱼是什么鱼?》
形态特征之<二百一十>
红绿灯鱼稍侧扁,吻短,口小,眼大,背鳍位于身体中部,有脂鳍,臀鳍长,胸鳍和腹鳍正常,尾鳍深又形,背部橄榄绿色,眼睛黑色,眼眶银蓝色镶有黑边,侧线上方从眼睛到尾柄有一条浅蓝色霓虹彩纵带,纵带上方至背部由棕色变成黑色,纵带下方臀鳍前呈银白色,体后中央延至尾柄有一条鲜红色条纹。
原文出自《红绿灯鱼是什么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