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物种(二)
代表物种之<十一>

1、细鳞斜颌鲴:细鳞斜颌鲴是黄尾鱼的一种,喜栖息在江河、湖库等水体中下层,性情较活跃,常成群结队的活动,杂食性,主要以腐殖质、藻类、高等植物碎屑、水生昆虫等为食。
2、黄尾密鲴:黄尾密鲴是黄尾鱼的一种,广泛分布于长江、闽江等水系中,喜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主要以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水生昆虫等为食。
3、银鲴:银鲴是黄尾鱼的一种,因体色呈银白色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黑龙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杂食性,主要以藻类、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水生昆虫等为食。
4、圆吻鲴:圆吻鲴是黄尾鱼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喜栖息在水体中下层,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藻类、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水生昆虫等为食。
原文出自《黄尾鱼吃什么食物?》
代表物种之<十二>

1、褐牙鲆:褐牙鲆是常见的比目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牙鲆科、牙鲆属鱼类,俗称偏口、高眼、平目等,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黄海、渤海等海域普遍都有分布和养殖。
2、大菱鲆:大菱鲆是常见的比目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菱鲆科、菱鲆属鱼类,俗称多宝鱼、瘤棘鲆、蝴蝶鱼等,原产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我国山东养殖产量曾一度超过了欧洲。
3、半滑舌鳎:半滑舌鳎是常见的比目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舌鳎科、舌鳎属鱼类,俗称大鳎目鱼、鳎目、鳎米等,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地,尤以黄海、渤海最常见。
4、圆斑星鲽:圆斑星鲽是常见的比目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鲽科、星鲽属鱼类,俗称花瓶鱼、花片、花斑宝等,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中部等地,我国黄海、渤海均有分布。
5、条斑星鲽:条斑星鲽是常见的比目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鲽科、星鲽属鱼类,俗称花豹子、花边爪、黑条鲽等,主要分布于鄂霍次克海、北海道、朝鲜半岛、黄渤、渤海等海域。
原文出自《比目鱼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三>
1、皱纹盘鲍:皱纹盘鲍是我国所产鲍鱼中个体最大者,贝壳大且呈椭圆形,肉质肥美,主要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地区,尤以山东的长岛、威海和辽宁的金县、长山岛等地产量最高。
2、杂色鲍:杂色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洋食用贝类,亦称九子螺、九孔鲍等,虽不及皱纹盘鲍口感好,但也是鲍中佳品,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海南岛及硇洲岛产量最高。
3、耳鲍:耳鲍是常见的鲍鱼之一,俗称驴耳鲍螺、海耳等,壳扁平、耳状,螺层数少,壳口宽斜,螺壳上具一列排成螺旋形的小孔,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我国主要产于台湾省。
4、羊鲍:羊鲍是常见的鲍鱼之一,俗称海耳、鳆鱼、鲍鱼等,壳近圆形,粗糙不平,螺旋部宽大,壳夹有黄白色斑带并具瘤状纵肋、肋纹,我国主要产于海南岛三亚、陵水沿海。
原文出自《鲍鱼是什么动物?》
代表物种之<十四>
1、真鲷:真鲷是鲷科真鲷属鱼类,俗称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海域,杂食性,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类、藻类、小鱼等为食。
2、黑鲷:黑鲷是鲷科黑鲷属鱼类,俗称乌颊鱼、黑棘鲷、黑加吉等,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杂食性,主要以贝类、多毛类、鱼类、甲壳类、海藻等为食。
3、黄鲷:黄鲷是鲷科黄鲷属鱼类,俗称齿鲷、黄加立、赤宗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杂食性,主要以鱼类、虾类、长尾类、头足类、藻类等为食。
4、平鲷:平鲷是鲷科平鲷属鱼类,俗称平头、金丝鲷、黄锡鲷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均产,杂食性,主要以双壳类、甲壳动物、海藻等为食。
原文出自《鲷鱼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五>
1、地图鱼:地图鱼是慈鲷科图丽鱼属鱼类,学名图丽鱼,亦称猪仔鱼、尾星鱼、黑猪鱼等,原产于南美洲,现已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肉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鱼、虾等为食。
2、七彩神仙鱼:七彩神仙鱼是慈鲷科盘丽鱼属鱼类,学名黄棕盘丽鱼、塔尔氏盘丽鱼等,原产于南美洲,现已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杂食性,主要以甲壳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为食。
3、罗汉鱼:罗汉鱼是慈鲷科慈鲷属鱼类,亦称彩鲷、花罗汉等,因其头部隆起似罗汉而得名,杂食性且食性极杂,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藻类、水生植物等为食。
4、三湖慈鲷:三湖慈鲷是慈鲷科慈鲷属鱼类,实际上是马拉维湖慈鲷、坦干伊克湖慈鲷、维多利亚湖慈鲷的统称,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小鱼、水生植物等为食。
原文出自《慈鲷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六>
1、马拉维湖慈鲷:马拉维湖慈鲷泛指栖息在马拉维湖中的慈鲷,种类超过800种,但只有约300种已被确认和命名,常见的有蓝茉莉、马面、蓝天使、火鸟、非洲凤凰、金帆王子等。
2、坦噶尼喀湖慈鲷:坦噶尼喀湖慈鲷泛指栖息在坦噶尼喀湖中的慈鲷,种类超过200种,不少种类全世界只有这个湖中有,常见的有珍珠虎、闪电珍珠、蝴蝶鱼、炮弹鱼、90天使等。
3、维多利亚湖慈鲷:维多利亚湖慈鲷泛指栖息在维多利亚湖中的慈鲷,在引入尼罗河鲈鱼后很多维多利亚湖慈鲷已灭绝,仅存200多种,特有品种40~50种,还不到辉煌时代的15%。
原文出自《三湖慈鲷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七>
1、单色鲷属:单色鲷属马鲷鱼属于罗卜那族群,同时也是马拉维湖慈鲷中最大的一属,体色多泛出金属般蓝色光泽,雌性多银灰色,代表物种有蓝茉莉、马面、阿里、蓝帝斯、血艳红等。
2、彩头鲷属:彩头鲷属马鲷鱼属于罗卜那族群,本属和单色鲷属有非常类似的外形和金属蓝的色泽特质,雌鱼亦呈银灰色,代表物种有蓝天使、白金天使、火鸟等。
3、孔雀鲷属:孔雀鲷属马鲷鱼属于罗卜那族群,本属和彩头鲷属特征雷同,区别在于白色镶边的背鳍较厚,臀部尖端均为白色,常并入彩头鲷属,代表物种有艳红、红珊瑚孔雀等。
4、拟斑丽鱼属:拟斑丽鱼属马鲷鱼属于哈普斯族群,代表物种有白马王子、斑马雀、蓝蝴蝶、闪电王子等。
5、黑色鲷属:黑色鲷属马鲷鱼属于哈普斯族群,代表物种有非洲凤凰、皇冠七间、金帆王子等。
6、唇色鲷属:唇色鲷属马鲷鱼属于哈普斯族群,代表物种有非洲王子、花雀等。
7、岩罗非鱼属:岩罗非鱼属马鲷鱼属于哈普斯族群,代表物种有紫罗兰等。
8、唇斑丽鱼属:唇斑丽鱼属马鲷鱼属于哈普斯族群,代表物种有花小丑、勾鼻小丑等。
原文出自《马鲷鱼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八>
1、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指名亚种,亦称狗鲑、大麻哈鱼、马哈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阿拉斯加湾等海域,我国东北各通海江河均有分布。
2、驼背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亦称粉红鲑、细鳞大麻哈鱼、小鳞齐目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我国仅分布在绥芬河和图们江水系。
3、红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亦称红鲑、青背大马哈鱼等,因肉质呈深红色而得名,广泛分布于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到美国华盛顿州的北太平洋水域。
4、大鳞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俗称王鲑、奇努克鲑、春鲑等,主要产于北太平洋,繁殖期会从育空河游向美加边境的上游水域,全程3000多公里、耗时60天。
5、银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俗称银鲑、麻哈鱼、马哈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域,但总产量较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和大马哈鱼却相差甚远。
原文出自《大马哈鱼是什么鱼?》
代表物种之<十九>
1、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指名亚种,亦称狗鲑、大麻哈鱼、马哈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阿拉斯加湾等海域,我国东北各通海江河均有分布。
2、驼背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亦称粉红鲑、细鳞大麻哈鱼、小鳞齐目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我国仅分布在绥芬河和图们江水系。
3、红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亦称红鲑、青背大马哈鱼等,因肉质呈深红色而得名,广泛分布于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到美国华盛顿州的北太平洋水域。
4、大鳞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俗称王鲑、奇努克鲑、春鲑等,主要产于北太平洋,繁殖期会从育空河游向美加边境的上游水域,全程3000多公里、耗时60天。
5、银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的一种,俗称银鲑、麻哈鱼、马哈鱼等,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域,但总产量较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和大马哈鱼却相差甚远。
原文出自《大马哈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代表物种之<二十>
1、白带鱼:白带鱼是带鱼科带鱼属鱼类,亦称高鳍带鱼、白鱼、天竺带鱼等,全世界各温带及热带海域均有分布,喜集群活动,肉食性,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小鱼、甲壳类等为食。
2、短带鱼:短带鱼是带鱼科带鱼属鱼类,亦称中国短尾带鱼、琼带鱼等,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周边海域,性成熟早,个体小,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等为食。
3、南海带鱼:南海带鱼是带鱼科带鱼属鱼类,亦称黄鳍带鱼、黄金带鱼等,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南部,喜栖息在近泥砂或泥质的大陆棚沿岸,肉食性,主要以小鱼、甲壳类等为食。
4、小带鱼:小带鱼是带鱼科小带鱼属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喜栖息在近岸浅海、咸淡水及河口附近,肉食性,主要以小鱼、甲壳类等为食。
原文出自《带鱼是什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