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种论述(六十八)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一>

刺鳐一般是指黄貂鱼,学名赤魟,别称鯆鱼、草帽鱼、蒲扇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软骨鱼纲、鲼形目、魟科、魟属软骨鱼类,广泛分布于东海、南海等海域,常见个体5~8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5~70千克。
原文出自《刺鳐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二>

大红鱼一般是指哲罗鲑,别称折罗龙、水龙、大海龙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鱼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栖息在低温(15℃以下)、水流湍急的江河中,现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私自捕捞、贩卖、食用野生大红鱼均属违法行为。
原文出自《大红鱼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三>
大菱鲆是常见的一种比目鱼,别称多宝鱼、欧洲比目鱼、瘤棘鲆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鲽形目、菱鲆科、菱鲆属鱼类,原产于大西洋东侧沿岸,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首次引入,1999年突破了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并推广养殖。
原文出自《大菱鲆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四>
大石斑鱼一般是指伊氏石斑鱼,别称北美阔额鮨,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咸水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洋中,最大个体的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360千克以上。
原文出自《大石斑鱼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五>
大头鱼一般是指鳙鱼,别称花鲢、黑鲢、胖头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鳙属大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常和鲫、鲤、草、鳊、鲢等鱼混养,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原文出自《大头鱼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六>
大正三色是锦鲤的代表品系,指1900年的日本大正时代新泻地区的鲤师们在红白锦鲤的基础上培育出带有墨色斑纹的三色锦鲤,特征是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代表品种有赤三色锦鲤、德国三色锦鲤、口红三色锦鲤、银鳞三色锦鲤、富士三色锦鲤等。
原文出自《大正三色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七>
刀鲚是著名的食用鱼类,别称刀鱼、苦初鱼、毛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鲚属鱼类的统称,因鱼体形狭长侧薄酷似尖刀而得名,平时生活在海洋中,每年2~3月份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常见的有长江刀鱼、钱塘江刀鱼、黄河刀鱼等。
原文出自《刀鲚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八>
刀鳅一般是指中华刺鳅,别称钢鳅、刺鳅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脊椎动物、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小型淡水鱼类,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原文出自《刀鳅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七十九>
鮯鱼一般是指鲭鱼,别称鲭花鱼、油胴鱼、鲐鲅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鲭科、鲐属海洋鱼类,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常见个体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原文出自《鮯鱼是什么鱼?》
鱼种论述之<六百八十>
弓鱼一般是指云南裂腹鱼,别称公鱼、细鳞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裂腹鱼属淡水鱼类,不但是云南四大名贵鱼类之一,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未经许可私自捕捞、贩卖、食用均属违法行为。
原文出自《弓鱼是什么鱼?》